马克·吐温曾说:19世纪有两奇人,一个是拿破仑,一个就是海伦·凯勒。今年暑假,我看了一本关于海伦·凯勒的书--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,令我感受颇深。
这是一本关于生命与爱的书。文中的主人公海伦·凯勒在刚19个月的时候发了一场高烧,让她失去了光明。她的启蒙老师安妮·莎莉文老师教她用手触摸单词,和她一起感受大自然,陪伴她一起走出黑暗。海伦·凯勒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、去写作,最终考上了哈佛大学。
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安妮·莎莉文小姐。幼年的海伦·凯勒深陷黑暗与寂静的困境,而莎莉文老师始终如一地陪伴在她身边,宛如一盏明灯,照亮了海伦·凯勒摸索前行的道路。小海伦因为身体缺陷,暴躁、易怒常常陷入失控的情绪中。但莎莉文老师从不与之正面辩驳,而是默默收拾好海伦情绪爆发后留下的“烂摊子”,用细腻的关怀一点点温暖她封闭的内心。
书中“霜王事件”的章节尤其令人动容:海伦·凯勒因一篇文章与《霜王》存在相似之处,无端陷入被质疑抄袭的困境,承受着巨大的委屈。在所有人的怀疑声中,莎莉文老师始终坚定地站在海伦身边,既是她最坚实的后盾,为她澄清误解;也是她最温暖的港湾,帮她抚平内心的创伤。我想,李商隐笔下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”就是莎莉文老师真实的写照。
从文章中我也看到了坚持的力量。海伦·凯勒即使身体残疾,但没有自暴自弃,用超越常人的毅力与决心,书写了属于人生的辉煌。这份坚持,让我想起自己练习琵琶曲《阳春白雪》时的模样。起初面对难弹的泛音我内心十分抗拒,在妈妈的鼓励和陪伴下,慢慢地我开始沉下心来,一句句拆解段落,小节弹错就反复练,指尖发红就揉一揉,终于让清亮的泛音在指尖流淌。这时我才懂,坚持就是像海伦·凯勒那样,一点点克服困难,终会迎来光亮。
周记 www.zhoujiben.com 网站备案:湘ICP备2025127569号-2
小学
中学
周记
如有相关版权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对非授权来稿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