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年和鋼琴作文

九年級(國三) 2025-07-01 1161字 周宸熠
      若將童年賦予顏色和形狀,那該是黑色和白色的琴鍵,形如蝌蚪的音符。靜態的,是厚重而古樸,典雅而莊嚴;動態的,琴鍵上下起伏如振翅欲飛的大雁,蝌蚪擺尾遊動如外婆的...

      若將童年賦予顏色和形狀,那該是黑色和白色的琴鍵,形如蝌蚪的音符。靜態的,是厚重而古樸,典雅而莊嚴;動態的,琴鍵上下起伏如振翅欲飛的大雁,蝌蚪擺尾遊動如外婆的蒲扇,各自精致各自張揚各自靈動欲飛起,飛起的是我的思緒。

  無需蒲扇,一架鋼琴足以熄滅心中的燥熱。我觸動琴鍵,流出德彪西的《兒童園地》,流出普萊西的《風裡的兒童》,流出克萊德曼的《童年的回憶》,流出《牧童短笛》,流出《在陽光下》和《帕格尼尼》,一曲曲歡快的童年之歌。彼時我沉醉於動人的旋律,每一串音符都仿佛講述著一段往事,於是拾起瞭一頁頁失蹤的記憶。

  聽,一串顫音,抖出一江清波,琴聲悠揚,從弄堂深處傳來。弄堂深處有十指翻飛於琴鍵,稚嫩的手指尚不可張開八度,卻來回穿梭得矯若遊龍。左手重疊於右手之上,一個頓音結束瞭悠揚的旋律。快板一起若山崩地裂,若瀑佈懸於峭壁之上,若操場上我奔跑的身影,若院子裡蝴蝶和蜜蜂飛舞,若那條黑狗在我身旁蹦蹦跳跳。行板若藏雲溪叮咚的泉水,若春風吹拂狗尾草頻頻點頭,若我在河邊漫步,在上林湖畔俯身拾起一塊青瓷;若我在陽光下,在風中駐足,若我在晨曦中字字匆匆唐聲宋韻。

  聽,一陣和弦在學校的體藝館響起,磅礴震撼的氣勢毫不遜色於架子鼓。之前小學的“六一”文藝匯演舞臺上每每都能看到我的身影,全校師生都曉得我彈得一手鋼琴。這是六年級的那一次,我即將告別這個舞臺。我沉浸在琴聲中,不覺一浪浪的聲光電。琴聲激蕩在大廳中,回旋著將一切渺茫和沉默打成碎片,空氣中充斥著能量和風雨雷電。我自己都看不清自己手指的按鍵,我的身體隨著琴聲像風中的蘆葦一般搖晃。末瞭,就是掌聲雷鳴。

  聽,風馳電掣般,在比賽的大堂中,音符像著瞭魔一般地跳躍。我一緊張,把節拍較往常調快瞭一倍。我的父母,我,連同評委都為我捏瞭一把汗。但我沒有慢下來,照著這種速度恣意而奔放地彈奏下去,沒有彈錯一個音符。我自知這是我最後一次參加鋼琴比賽,我的琴聲從未如此純粹,我全身心地投入,為瞭致敬那些與鋼琴為伴的時光。我把那首歡快的樂曲演奏得酣暢淋漓,贏得瞭特等獎和一個獎杯。

  那隻獎杯為我的鋼琴生涯畫上瞭一個句號,在這期間,我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。我為此感到遺憾,遺憾我把考級和比賽看作瞭我與鋼琴的全部。夜以繼日地,我為瞭考級和比賽而練習,直到我與鋼琴揮手告別,心中的石塊破裂,才發現兩手空空如也。鋼琴應是我的熱愛,但我幾乎不曾以熱愛的名義揮灑汗水。

  盡管如此,也正因如此,鋼琴僅僅作為一個美學符號,象征著我的童年。在我夢中,它應當是真實的、純粹的,天然去雕飾的;我確確實實在琴聲的陪伴下走過瞭我的童年,但我卻沒有對等地回饋以熱愛。

  童年中的一切仿佛都是如此,無論是圍棋、書法、詩詞,還是編程,都被代入瞭一個虛無縹緲的目的,一切都是為瞭這個目的。我承認童年依然是美好的,如同美妙悠揚的琴聲,但一定不是純粹的。整個童年像是一幅贗品,乍一看如正品一般絢麗,細品卻少瞭些什麼。

  再次撫琴,我願將所有欠給童年的熱愛,傾註在錚錚的琴聲裡。


童年和鋼琴作文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

免責聲明: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,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。若發現非授權的原創作品,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站刪除!sitemap